红韵铸魂强党性 工程赋能启新程
发布人:蒋平  发布时间:2025-10-15   浏览次数:6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引领与工程教育业务深度融合。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贵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齐聚贵州大学,20251011-12日,联合开展了主题为“红韵铸魂强党性·工程赋能启新程”的五省(市)高校工程训练(创新)中心联合研讨会暨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系列活动一  联合研讨强党性 工程赋能育英才

    1011 日上午,来自四所高校的工训(创新)中心专家齐聚贵州大学实训楼,对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展开集体参观调研,深入了解其在实训平台建设、校企协同创新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为后续校际合作搭建交流桥梁。调研过程中,贵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负责人系统介绍了中心的发展历程、核心功能模块及 “实训 - 竞赛  - 创新” 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的运行机制。随后,专家团队先后走进激光加工、智能制造实践等训练室,实地察看各模块的设备配置、教学运行及学生实践情况。

    随后全体专家一起来到贤正楼311会议室,开展研讨会暨主题党日活动,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彭洁出席活动,贵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王猛主持会议。


    会上,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彭洁代表贵州大学对各校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她指出,贵州是一片承载了红色记忆的革命热土,遵义会议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的光辉历史让长征精神不断传承,也孕育出了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奋斗精神,这股红色基因不仅是我们贵州大学师生的精神支柱,更是新时代高校落实培根铸魂育人使命的宝贵资源。此次活动正是要把红色精神融入工程教育的全过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党总支书记宋续明作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创新教育的优化路径探索》的报告。在报告中他论述了AI时代的教育变革与人才需求关系,提出了“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进行转变、学生从知识被动接受者从主动探索者转变”的实践教学理念,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课--创”一体协同育人模式以及实践育人1.02.0发展历程,并对实践育人3.0进行了畅想与思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齐海涛作了主题为《工程训练中的数智化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发展历程,分享了以“智造工厂”为代表的数智赋能优秀实践教学案例,以“北斗、无人机、机器人、5G和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前沿创新技术。

    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副研究员何铨鹏作了主题为《传承长征精神,从做人到育人》的报告。他以长征精神内涵为起点,分析了“信仰、坚持、不怕艰苦、团结”四个做人准则与长征精神的关联性,进而引申出“理想、匠心、创新、奉献”四个方面的新时代工程人才的素养教育理念,阐述了工程人才的培养途径。

    贵州大学机关党委书记张瑞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作报告。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面临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挑战、社会民族关系面临挑战”这三个方面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并且从“确立民族工作主线、坚持基本方法、抓好重点工作”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路方法。

    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本次会议的共学、共研、共享,有力促进了“价值引领”与“能力塑造”的深度融合,各校间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汇聚了力量。

系列活动二   感悟红飘带,奋进新征程

    1011日下午,参会老师乘车前往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展区,观看了全域行浸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征程》。通过运用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最新科技手段,《红飘带·伟大征程》以无名英雄、血火洗礼、伟大转折、砥砺征途、胜利丰碑以及新时代新长征六个篇章内容,为参会老师演绎了一首宏大的革命诗篇。大家观看结束后深感震撼,并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把红色精神融入血脉,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系列活动三   五校联合瞻会址 遵义旧址缅峥嵘


    1012日上午,参会党员乘车前往遵义会议旧址进行参观学习,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遵义会议精神。走进遵义会议会址现场,古朴的建筑、庄严的会议室原貌、珍贵的文物,瞬间将各位党员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在陈列馆参观过程中,通过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大家了解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进程,深刻领会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宝贵革命经验,也深刻理解了“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

系列活动四  茅台渡口寻足迹,红色基因铸党魂

    1012日下午,五所高校老师抵达茅台渡口旧址参观学习。在渡口旧址,党员们沿着当年红军渡河的路径走上红军桥,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聆听红军三渡赤水时在茅台镇架设浮桥、佯攻迷惑敌军,为红军战略转移争取主动的英勇事迹,也深刻领会了“机动灵活、出奇制胜、争取主动”的四渡赤水战术智慧。从遵义会议会址的青砖黛瓦,到茅台渡口的赤水涛声,共同镌刻着长征史上的不朽篇章。这两处红色地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长征精神的物质载体,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在绝境中奋进、在探索中前进的精神密码。

    此次五校联合党日活动在追寻红色足迹、深入交流研讨中圆满落幕。这不仅是一次校际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更是一场思想与精神的同频共振。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共同感悟了长征精神的磅礴伟力;在交流互鉴中,分享了党建工作的经验智慧,凝聚起携手奋进的强大共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共同书写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文:王超然

一审校:蒋  平

二审校:王  猛

三审校:张  晶